只要我們活用「網路擊殺鏈」的概念,就可以即時識破駭客詭計,讓「補漏勝於防堵」成為我們面對資安挑戰的新思維。
2017 年,政府設置三種資安組織,分別是 SOC、CERT 與 ISAC,以系統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建立防禦陣線。
「零信任」是一種資安防護策略,強調多層次驗證和授權機制,將每個請求視為不可信。目前,臺灣逐漸導入零信任架構,促進資安產業鏈發展。
美國國防部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(CMMC)旨在保護國家機密資訊。臺灣企業應更加重視 CMMC,以確保與美國國防供應鏈的合作。
AI 模型看似聰明,卻也可能遭遇資安風險,比如:不小心洩漏使用者個資,或是提供錯誤資訊,導致使用者做出錯誤決策。
量子電腦技術崛起,對現行的加密資料安全構成威脅。因此,我們需要採用新的「後量子密碼學」來應對量子計算即將帶來的威脅。
AI 具備異常偵測、漏洞挖掘和情報分析等功能,能夠有效對抗網路威脅。儘管面臨一些挑戰,AI 依然是現代資安領域的重要工具。
臺灣的資安產業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。雖然本土資安企業擁有知識和經驗,但還需要吸引跨國人才,才能更進一步強化競爭力。
雖然 ChatGPT 是非常方便、實用的 AI 工具,卻也存在資安風險,可能生成包含不當言論的內容,或是洩漏使用者的敏感資訊。
近年來,伴隨數位轉型,駭客集團也將目標鎖定在雲端。雲端的強大之處與脆弱性是什麽?使用雲端服務時,又有哪些不得不做的防範措施?